首页 >> 新闻资讯 >> 返回

国家职教高地|山东将新设哪些高校?

发布者:
刘文喆
  发布时间:
2020-07-16
      2020年1月10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教育部明确提出了9项支持政策,支持山东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率先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为推动全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为此,省委、省政府确定了45项工作任务清单。1月14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召开,教育部要求高地建设起步成势,开局要有强劲势头,“一年成式”形成“山东模式”,“两年成是”形成规律性认识,“三年成事”打造“山东样板”。3月25日,山东省政府召开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推进视频会议,要求各市采取“一市一案”方式编制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同时采取“一县一案”“一校一案”方式,指导各县、各职业学校编制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各实施方案要于5月底前印发,6月份报送备案并面向社会发布。



自4月至今,山东省16地市中,先后已有聊城市、东营市、威海市、淄博市、泰安市、青岛市、德州市向社会公开了职教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菏泽市已经通过但还未公开;济南市还在征求意见中;滨州市、烟台市、潍坊市、日照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尚未查到公开信息。

根据各市公布的职教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和其他高教发展方案意见等,“山东高校公众号整理了山东省市所支持的高校设置情况。

由于《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在已经删除了关于“中国空天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下面将不包含该校建设情况。(删除信息具体如下:在“构建市域大职教格局”部分删除了“推动我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空天信息工程大学”的表述;在“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部分,删除了“推动我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表述。)

另外,《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到“积极争取应急救援国际学院项目落地济南”,目前尚不清楚应急救援国际学院的学校性质,小编只检索到一条相近信息——城市灾难应急救援国际学院正在筹建中,且在2019年10月13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考察部分拟选地址。这两者应是同一项目。


1111.jpg

根据介绍,筹建中的城市灾难应急救援国际学院将填补国内空白,是目前中国第一所、亚洲规模最大、全险种实训基地的国际应急救援学院。学院采取学历教育、定制委培、社会培训、高校培训、国际国内认证、轨迹合作等形式,开展高层火灾救援、城市大型综合体综合救援、工业救援、密闭空间训练等多个领域的培训,发展涵盖展会、论坛、集采、信息、产品研发等业务应急救援全产业链,提供应急救援“一条龙”基础支持服务。



从表述上看,该学院以培训为主,但也实施学历教育,是否建成普通高等学校,还有待进一步确认,所以下面也将不包含该校。


新设高校

(含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 聊城市支持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建设聊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威海市支持依托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建设威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德州市支持整合3所师范学校创建省市共建的专科学校

  • 德州市支持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筹建德州交通职业学院

  • 济南市支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新建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寿光市全力推进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筹建工作,确保到2020年底前通过省政府评审验收,2021年实现首次招生。

  • 聊城市积极推进聊城市技师学院建设聊城工程职业学院

  • 淄博市支持筹建1所高职、3所中职学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淄博新景职业学校、鸿巢医养职业学院等民办职业院校。

  • 淄博市支持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按程序首批纳入高职院校序列,分别转设淄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电工程职业学院;支持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加挂山东铝业技师学院校牌。

  • 济南市支持支持济南市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 威海市支持威海技师学院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争取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 泰安市积极推进泰安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推进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按程序加挂技师学院校牌。

  • 东营市支持东营市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 菏泽市将争取菏泽技师学院菏泽工程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扩增高职院校,争取列入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 诸城市支持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加挂职业技术学院校牌。

  • 青岛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加挂技师学院校牌。根据《青岛市教育局等10部门关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青教通字〔2019〕47号),青岛市将推动青岛市技师学院申办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升格本科院校


  • 淄博市全力支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淄博职业学院应是转设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济南市支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应是试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 青岛市支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申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或将创办应用技术大学)

  • 东营市支持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纳入山东省“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2021年完成整体搬迁。(或是试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转设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


  • 根据《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淄博市支持淄博职业学院举办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官网文章《滨州职院建设职教新高地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滨州职业学院争取创办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济南市支持济南职业学院转设济南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德州市支持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资源,采取“两校一院一中心”的模式,创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济南市支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

  • 泰安市支持有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

  • 青岛市推进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驻青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试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


  • 德州市支持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创建齐鲁科技职业大学

  • 青岛市支持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东营市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在石油化工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群)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济南市支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支持济南职业学院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威海市支持威海职业学院依托高水平专业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 威海市支持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



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 德州市支持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申报专业硕士点

  • 淄博市支持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医药学院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并申办专业硕士点

  • 寿光市支持潍坊科技学院加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进程,尽快成为专业硕士授予单位。2022年达到申硕条件,2023年确保申硕成功。



争入“双高计划”


  • 威海市支持威海职业学院争取进入下一轮“双高计划”高水平院校行列

  • 威海市推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进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加挂技师学院牌子。

  • 德州市支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双高计划”

  • 淄博市支持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入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滚动支持的20所院校

  • 济南市支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双高计划”

  • 青岛市争取2-3所高职院校进入“双高计划”。



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体系建设


  • 东营市支持东营职业学院积极争取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

  • 淄博市支持依托市内高水平中职学校、淄博职业学院和山东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试点,制定中职、高职、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博士有机衔接的培养方案,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体系。

  • 济南市支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及其他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



此外,淄博市支持高职院校参与军民融合人才培养青岛市鼓励和扶持平度、莱西引进高等职业院校,争取“十四五”期间全市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所以上(现有11所)。

在还未公开实施方案的地市中,根据此前的消息,我们也能推测出一些可能会写入实施方案的高校,如滨州市支持滨州学院更名山东航空学院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滨州职业学院转设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筹建山东健康职业学院,争取滨州市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烟台市筹建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潍坊市推进山东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海洋技术大学建设;菏泽市支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升格本科医学院等。





上一篇: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权威解读中央新精神: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这9点校长必读!
下一篇:头条| 教育部等六部门落实2020年高职扩招200万 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