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返回

《统编教材》专题纪录片|第2集《铸魂润心》

发布者:
赵鲁唤
  发布时间:
2021-06-04

image.png

1947年春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

       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教材编审科科长辛安亭,在随着同志们疏散转移的路上编写了一本《新三字经》

       内容紧跟时事政治,融入革命教育。

       比如:


“毛主席,领导强,新中国,立东方,党中央,指航向”


       《新三字经》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建设。
image.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

       2017年,启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教材统编工作。

image.png

郑富芝

教育部党组成员 副部长:

义务教育中所说的道德与法治,高中叫思想政治。

这是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最核心、最关键的课程。这门课对学生从小培养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image.png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
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
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image.png

张异宾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总主编 南京大学教授:

在整个教材的编写当中,在思想上我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特别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整个凝聚的一条红线。

image.png

 2012年5月,教育部聘请时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的鲁洁教授,担任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总主编,带领专业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教师等组成编写团队。


image.png


孙彩平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分册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要编出一本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教材,它的一个前提是: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孩子,知道他的困难在哪里。

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image.png

(图:南京陶行知小学教师 方艳)


       方艳,是南京陶行知小学里第一位全职负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方法:积极创设符合生活情境的活动,增强活动的目的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培养主体意识。



image.png

为了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在编写中进行了精心设计。

image.png


高国希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分册主编 复旦大学教授

四个单元“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就是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在整个教材的话语叙事中。



image.png

有机融入法治知识、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编写组将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


       同时,在其他册次教材中分散嵌入法治教育相关内容。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image.png

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被定名为思想政治。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


       教材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生动的案例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image.png

办好思想政治课
是培养一代又一代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重要保障
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充分用好统编教材
这一重要载体
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铸魂育人


引导学生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自觉融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上一篇:《统编教材》专题纪录片|第3集《以文化人》
下一篇:《职教中国》第二十集|新版职教专业目录定了!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迎来发展春天

新闻资讯